兩會特刊 | 全國政協委員叢連彪:做強做大中國肉牛產業
發布日期:2023-03-06 10:27:49黨中央、國務院近年來高度重視肉牛供給保障工作,2021年和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都對加快肉牛產業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,肉牛產業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。2021年,農業農村部印發《推進肉牛產業發展五年行動方案》,提出了“到2025年全國牛肉自給率保持在85%左右”的行動目標。
皓月集團董事長叢連彪先生
全國政協委員、皓月集團董事長叢連彪表示,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。目前,各地發展肉牛產業勢頭強勁,吉林省實施“秸稈變肉”暨千萬頭肉牛工程,河南省和黑龍江省加快發展肉牛產業,全國的肉牛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。然而,肉牛產業在大力發展的同時,也存在諸多問題。一是隨著我國消費結構升級和飲食觀念的變化,我國的肉牛養殖產能明顯供小于求。二是尚未建立規模化、標準化肉牛產業發展機制。三是缺少知名的優質肉牛品牌,使我國肉牛走向國際受到制約。
叢連彪建議,應給予肉牛產業優勢發展省份重點集群化政策支持。肉牛產業提質增效將以肉牛(牛肉)為主要原料,向生物醫藥、大健康、中央廚房、預制菜、熟食制品、牛皮革等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。給予深加工項目免征10年企業所得稅的優惠待遇,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。對肉牛養殖企業從國外引進符合農業農村部標準的基礎母牛,開通綠色通道,給予資金支持。 同時,依托行業龍頭企業打造全球化國家級肉牛創新中心,加強與世界各國美食文化和養殖加工技術的交流合作,用全球化視野吸納國內外先進技術,打造集品種、養殖、加工于一體的技術交流平臺,用工業化、大數據思維謀劃現代肉牛產業規模化、標準化發展。 另外,提升肉牛質量、實施品牌效應,提高我國牛肉的國際市場競爭力。依托重點龍頭企業,養殖端大力發展“種源芯片”,尤其是自主繁育且被市場認可的高端牛肉品種,農業農村部應該加快新品種認定工作。中間環節向集群化精深加工轉變,打造國家級肉牛精深加工專業園區,發展高成長性、高附加值和帶動性強的項目。市場端培育全國性的肉牛品牌,提升國產牛肉銷量占比和國際知名度,為我國肉牛產業國際化提供助力。 來源:中國縣域經濟報 楊玉